然引征者,固不得断章取义之理;而注疏者,反多以辞害义之文。是侮所不胜寡于畏也,故名横,一纵而乘脾,一横而乘肺,总是肝有亢火,当泻无补,必刺期门,随其实而泻之。
此病本于阳,故用阴以和阳。要知阳明之治表热,即是预治其里,三方皆润剂,所以存津液而不令胃家实也。
麻、桂二方,便是调和内外表里两解之剂矣。所谓阳者,胃阳也,用甘草、干姜以回之,从乎中也。
浮象在表,应病亦为在表,浮脉虽有里证,主表其大纲也;沉象在里,应病亦为在里,沉脉虽或有表证,主里其大纲也。其中膺背两胁,亦中其经。
然水势尚在下焦,欲作奔豚,尚未发也,当先其时而治之。此阳浮者,浮而有力,此名阳也。
若以恶寒而用火攻,津液亡必胃实而谵语。更有真阴真阳看法,如凡阴病见阳脉者生,阳病见阴脉者死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