戌时进药,少顷就得睡,至子丑时方醒,问之,已不痛矣。桂枝证本脉缓,误下后而反促,阳气内盛,邪蒸于外,故汗出也;热暴于内,火逆上冲,故为喘也;暴注下迫,故为利也。
邪自少阳转属胃府者,谓之少阳阳明,即经所谓少阳不可发汗,发汗则□语,此属胃者是也,系津液内竭,故用麻仁丸润下,以和其津液也。桂枝二麻黄一汤者,重解风而轻于散寒也。
今人不知仲景、子和之精义,置之不用,可胜惜哉!然诸亡血虚家,胸中气液已亏,不可轻与,特为申病发于阳,而反下之,热入因作结胸;病发于阴,而反下之,因作痞。胃气既亏,三焦因之失职,清无所归而不升,浊无所纳而不降,是以邪气留滞,伏饮为逆,故心下痞□,噫气不除也。
其水谷精悍之气,自胃之上口,出于贲门,输于脾,脾气散精,上归于心,淫精于脉,脉气流经,经气归于肺。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,胃阳强则脾阴弱,不能为胃行其津液,故约其食物,如一、二弹丸也,此不当下而当润之。
以上予治浓养之人多用之,亦从其化也。则凡遇风寒头痛,表程应旄曰:所可惑者,头痛外惟身汗一证,表里难辨。
脉多浮数,热盛也。下焦当膀胱上口,其治在脐下一寸。